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库山烟站主管评级员李军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,一直扎根在服务烟农的最前沿。从业24载,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块烟田,用心呵护每一片烟叶,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、担当奉献。
真诚服务换烟农满意
“与烟农打交道就要贴近他们,融入他们的生活,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急、所需、所盼。”如何服务好烟农,每一位烟技员都有自己的秘诀,而李军的秘诀就是用周到细致的服务走进烟农心里。
【资料图】
“烟技员的工作该怎么干?”“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烟农?”刚参加工作时,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李军的脑海中。
为了更好地把准脉、找对路,每到一个植烟村,李军都认真倾听烟农的需求和意见建议,了解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为了记住烟农的大事小情,李军还养成了随身携带笔记本的习惯。烟农的家庭情况、种烟面积、其他农产品种植和销售情况等,他都详细记在笔记本上,一字一句写满了对烟农的牵挂。这个笔记本也成为他联系烟农的“便民卡”、开展精准工作的“作战图”。
“只有站在烟农的角度想问题,把烟农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才能更好地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。”李军说。
细心指导助新人成长
“师傅,您看我编的烟叶,不知为啥总是松松垮垮的。”一天,刚到烟站工作的王龙德问李军。
“小王,编杆也需要一些技巧,我再演示一遍给你看……”李军一边演示,一边详细讲解鲜烟编秆需要注意的关键点。
近年来,莒县县局(分公司)组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青年员工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,通过“师带徒”的方式帮助新人尽快掌握工作技巧、提高工作能力。李军便是“师带徒”队伍中的一位师傅。
“从事生产一线带教工作,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结合,做到思想上引、经验上传、工作上帮。”这是李军在带教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条经验。
“李师傅指导我时,每次都拿着一个笔记本,后来才发现那是他的备课本,上面详细记录着我们新进员工的成长经历。”新进员工王永盛谈起李军时说。
为了帮助青年员工尽快迈上成长“快车道”,李军还结合工作岗位及青年员工个性特点,制定了专门的新人成长计划,总结出“师带徒”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,为其他同事提供教学参考。
守正创新解烟农之困
只有时时求新,才能时时进步。在精益创新的道路上,李军始终奋勇争先。
几年前,托管服务队队员在烟苗移栽过程中将苗盘和烟苗放在车上一起运输,由于很多种烟地块距离育苗点较远,运输过程中折断烟苗、损坏苗盘的事情时有发生,影响了移栽质量。
李军经过冥思苦想,最终向育苗户提出使用移栽筐运输烟苗的方法:在每一盘烟苗出棚前,先对它们按照大小进行分类,再装筐运输。使用移栽筐后,移栽烟苗运输过程中的损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
近几年,随着科技的发展,烟农普遍开始使用电动喷雾器给烟株抑芽,经常发生药液沉淀、喷施不均匀等现象,最终导致同一块烟田的烟株抑芽效果不一致。
为了改善这一痛点,李军和同事们经过多次试验,将双向开关安装到电动喷雾器上,通过双向开关控制药液,实行内外双向循环。内循环能防止药液沉淀,外循环可以让药剂以稳定的流量喷施到烟芽上,有效解决了抑芽效果不一致的问题。
“他的每一个小创新,都能为我们解决很大的问题。”库山乡双泉村烟农张百标说。
凭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于钻研的劲头,李军帮助烟农解决了诸多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用24年的平凡坚守造就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绩。
标签: